【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 524(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歸口的國家標準計劃《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 電能替代項目》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2017年5月,中電聯發布了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的團體標準《T/CEC 134—2017 電能替代項目減排量核定方法》,主要規定了電能替代項目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步驟、邊界確定、污染物識別和減排量核定方法等。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尤其是近年來中央明確要求的“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背景下,對于終端能源消費環節電能替代的減排量化效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規定了電能替代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術語和定義、評估內容、情景確定及排放源識別、減排量計算、監測及數據質量管理、減排量評估報告編制等。
本文件適用于終端能源消費環節使用電能替代燃煤(炭)、燃油、燃氣等化石能源項目節能減排的量化核定。
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內容:
1.概述
電能替代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內容應包括:
a) 項目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b) 項目及基準線情景確定;
c) 減排量計算;
d) 監測及數據質量管理;
e) 減排量評估報告編制。
2.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電能替代項目邊界應包括終端能源消費環節電能轉化系統或使用電能轉化系統替代燃煤(炭)、燃油、燃氣等化石能源轉化系統。
電能替代項目基準線排放源應包括邊界內各設施因使用燃煤(炭)、燃油、燃氣等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項目排放源應包括邊界內使用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3.溫室氣體種類確定
電能替代項目所涉及的溫室氣體種類僅為 CO2。
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步驟:
減排量評估宜采用下列步驟:
a) 確定電能替代項目基準線情景、基準期及統計報告期;
b) 調查和統計項目基準期化石能源類型、數量等能源消耗情況,折算化石能源消耗量,識別二氧化碳排放因素;
c) 確定項目統計報告期內電能消耗量,并計算火力發電排放量;
d) 計算基準期、統計報告期內二氧化碳排放量;
e) 計算項目二氧化碳減排量。
監測及數據質量管理:
1.監測計劃制定及數據監測
電能替代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監測程序制定應按照 GB/T 33760-2017 中 5.10 執行。需要監測的數據及要求詳見附錄 C 中表 C.1。
測量儀器/表精度應滿足相關要求,定期檢定和校準,檢定和校準機構應具有測量儀器/表檢定資質。檢定和校準相關要求應依照國家相關計量檢定規程執行。
在項目實施中,項目業主應按規范實施監測準則和程序,通過各類測量儀器/表的監測獲得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記錄、匯編和分析有關數據,并對數據存檔,保證測量管理體系符合質量和規范要求。
2.數據質量管理
應建立和應用數據質量管理程序,對與項目和基準線情景有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對不確定性進行評價。在對溫室氣體減排量進行計算時,宜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
其他數據質量管理要求按照 GB/T 33760-2017 中 5.11 執行。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